English

巴总理谢里夫匆忙访美

1999-07-0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陈小方 我有话说

在持续了近两个月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军事冲突迟迟得不到缓解、升级气氛日浓的背景下,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7月4日凌晨紧急飞往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会晤的消息,引起了此间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巴基斯坦外交部在随后发布的简短新闻公报中说,这次会晤将讨论“日益恶化的局势和解决威胁南亚持久和平与安全的克什米尔争端的必要性”。来自华盛顿的报道说,这次会晤是应谢里夫总理的要求举行的,“将讨论如何解决当前迫切的形势问题”。

近来,有关印度可能扩大在卡吉尔冲突地区的军事行动的担心有所增强。此间分析家也普遍认为,由于印度态度强硬,坚持与巴基斯坦举行有条件的和谈,使目前和平化解冲突的努力陷入了困境。为尽快实现清除卡吉尔的“渗透者”的目标,不排除印度采取跨越实控线的军事行动,或者开辟新的战场。7月1日召开的印度内阁安全委员会一致同意,进一步扩大军队采取适当行动,清除卡吉尔—达拉斯地区的“渗透者”的权力,并表示当前的外交努力不会干涉军方行动,政府的决心是坚定的。印度人民党主席塔克雷7月3日也公开表示,印度要从最终收回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领土的目标出发,清除当前的“渗透者”。他说,“现在每一个印度人都希望教训巴基斯坦一下。”印度ZEE电视新闻频道的一次民意调查说,有63%的印度人支持军队收复自由克什米尔(即巴控部分),74%的人支持瓦杰帕依政府目前在卡吉尔地区采取的军事行动。印度军方人士同日也宣称,在今后的几天中,清除800多名“巴基斯坦士兵”和伊斯兰好战分子的行动将变得更加残酷。在当天,印军向海拔4950米的虎山制高点发起了“最后的进攻”,在不到20分钟的时间内,共发射了数千枚炮弹和火箭炮。

谢里夫总理在这种背景下紧急访美,看来主要目的仍是要寻求美国采取更平衡的政策,并出面从中斡旋。但最终能否有助于缓解当前克什米尔冲突局势,甚至拉开解决整个克什米尔争端的序幕,其关键则要看美国的态度。自5月初克什米尔局势陡然紧张以来,美国的态度基本上是倾向于印度的,更多的是单方面压巴基斯坦,要求巴从卡吉尔撤出其支持的“游击队”。巴基斯坦则一直否认其对这些“游击队”具有控制力,并指出美国这种偏袒一方的态度只会进一步鼓励印度采取更大的冒险行动,加剧局势的进一步恶化,要求美督促印度举行和平谈判,以最终解决威胁本地区安全与和平的克什米尔争端问题。

克林顿总统6月24日派美国中央条约组织司令辛尼将军和副助理国务卿吉布森出使巴基斯坦,并与巴基斯坦军方领导人和谢里夫总理举行了会谈。随后,吉布森还访问了印度。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7月2日称,辛尼的访问是“富有成效的”,巴基斯坦表现出了“一定的灵活性”。美国众议院外事委员会又于7月3日以22票对5票通过一项谴责巴基斯坦支持对卡吉尔地区的渗透行为的决议,要求对巴基斯坦实施制裁。巴基斯坦外长阿齐兹7月3日则声称,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并没有任何改变。

此间分析家普遍认为,如果美国仍只是坚持要求巴基斯坦从卡吉尔地区撤出“渗透者”,谢里夫的这次访问看来也很难有积极的进展。他们认为,一旦谢里夫单方面作出让步承诺,他将在国内面临巨大的压力,甚至有损于其政治前景。主要原因是:一、目前巴国内民众情绪高涨。7月2日举行的巴基斯坦政府内阁国防会议虽然决定授权谢里夫“采取恰当步骤,与印度就解决克什米尔这一核心问题举行和平谈判”,但与会者暗示,并没有讨论任何有关巴基斯坦让步的建议。二、巴基斯坦目前的外交处境并没有像西方媒体所宣传的那样陷入了完全孤立的境地。有关报道同时称,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和总统事先已得到有关谢里夫总理临时访美的电话通知。

尽管如此,希望似乎仍然存在。此间报道援引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的话说,美国有可能已意识到其前一段时间在外交上的偏袒倾向。这位美国大使说,美国今后在评论有关卡吉尔局势时将尽量注意“用词”,并更多地采取秘密外交形式。同时,有关报道还注意到这次访问的话题,除讨论当前卡吉尔局势外,更多的是要讨论克什米尔争端。

(本报伊斯兰堡7月4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